非遗走进南财大课堂

非遗走进南财大课堂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4-07 21:3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紫砂工艺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艺术,几百年来蜚声海内外,被世人所推崇。小小的紫砂壶,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又究竟美在何处?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让大学生们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近日,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与国际教育学院合作举办了“非遗进校园”之紫砂文化与紫砂工艺讲座,讲座特别邀请到省陶瓷艺术实训基地副校长邓招芳老师与同学们分享紫砂文化与紫砂工艺之美。

同学们围坐在一起一边观摩紫砂壶,一边啧啧赞叹,“这个是手工制作的啊,很美很吸引人。”“摸起来很有质感,很古朴的颜色。”

“紫砂壶的成型工艺有打泥片、打围身筒、镶接泥片,手工制作的壶,每一把都不一样,拉坯、灌浆壶这些不能算宜兴紫砂壶。”邓老师在旁边解释道。

邓老师从宜兴市紫砂行业的发展切入,谈及紫砂行业在宜兴市各行业中的重要地位与宜兴紫砂壶的渊远历史、长盛流行,随后邓老师从紫砂之质、紫砂之形、紫砂之工、紫砂之韵四个方面对紫砂壶的美进行了解读。

讲解紫砂壶制作原料工艺的同时,邓招芳老师也不时穿插一些紫砂壶制作大师作品的展示与紫砂壶制作背后的小故事。邓老师还提到了宜兴紫砂壶在当代仍然流行不衰的另一个原因:每一把紫砂壶,都来自工匠们的手工制作,凝聚着他们的时间心血,寄托着生活中的点点诗意情调,富于灵气。邓老师在向大家展示解说紫砂之美的同时,也鼓励大家传承紫砂文化,传承这份典雅的手工之美。

“我觉得它真的很漂亮,非常有中国文化的特点,做的非常精致。”坐在前排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弗拉德不禁惊叹,他提到之前自己就很喜欢喝中国茶,也曾有买过茶壶在家里泡茶。比如乌龙、铁观音、普洱。这次听完讲座后,他对紫砂壶的兴趣更是提升了一个高度,“觉得用紫砂壶来泡茶相信口感一定会更好,既有格调,也很有趣。”

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庄素娟在谈到举办活动的初衷时说到,“我们想打造一个非遗进校园的系列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到同学们身边,通过走近、了解,进而欣赏、热爱传统文化。”(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