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娄勤俭政协开幕会讲话在委员中引起热议

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13日开幕,省委书记娄勤俭的讲话为新一年发展确定总基调,引发政协委员的强烈共鸣和热烈讨论。

省委书记娄勤俭政协开幕会讲话在委员中引起热议

来源: 交汇点新闻
2019-01-14 14: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加快转型、优化结构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底气,要以“行至半山不止步、中流击水再奋进”的决心推动改革开放不断拓深拓广,让发展指标有更多的“幸福指数”、发展成果有更多的“民生含量”……

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13日开幕,省委书记娄勤俭的讲话为新一年发展确定总基调,引发政协委员的强烈共鸣和热烈讨论。

“稳中求进”助推“六个高质量”

既要抓实“稳”的基础,为实现“进”的目标不断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更要在变化变局中坚定“进”的信心,以“进”赢得变的机遇、谋求新的跨越,从而实现更加坚实、更有活力的“稳”——娄勤俭在讲话中辩证阐释“稳”与“进”的关系,厘清思路、提振信心,引发委员热烈讨论。

“‘稳’与‘进’的分析充满哲理,更是对今年江苏‘行稳致远’的辩证阐述。”省政协委员、扬州市副市长余珽说,讲话精准分析江苏发展的特点,既创新理念又务实高效,为“六个高质量”如何在江苏落地指明方向。

“‘稳中有进’的主基调抓得很准,这也是一年来我们企业考虑最多的发展思路。”中天科技集团总裁薛驰说,面对国际局势的纷繁变化,每个领域都在面临挑战,一味求稳是稳不住的,必须处理好规模与质量、做大与做强、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坚持在稳中求进中应对风险挑战、解决发展难题。“制造业企业只有加大‘补短板’的力度,提升先进制造业的内涵,方能在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上收获别样风景。”

省政协委员、省委编办主任俞军认为,讲话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在稳中求进中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布局。“我们坚持以改革的精神优化工作,按照规范、稳步推进市县机构改革,力求此项改革扎实细致、平稳有序,切实提升党政机构服务能力;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着力集成攻坚,以‘不见面审批’标准化为抓手,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为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让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转型、优化结构是“进”的关键。省政协常委、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李世收认为,现阶段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在供给侧结构不能很好适应需求侧结构变化,要解决这一矛盾根本上要靠创新。“缺乏高水平科技成果供给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制约。高校院所应该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成果供给,在科技创新战略布局上,要将科技成果的研发与转化并重,科技创新的政策与产业政策主动对接,确保科技成果供给从源头上更加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

作为来自基层一线的省政协委员,太仓市浮桥镇丁泾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超对于讲话中关于“优化城乡结构,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实现城市和乡村共同繁荣”的表述感触较深。“去年,我们村级可支配收入增长40%,拆除各类违章2.3万平方米,复绿土地18亩,关停整改各类散乱污企业47家,为营造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农村环境不断努力。”展望新的一年,陈超表示将深化农旅融合,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我希望政府能够引导鼓励各类人才积极投身农村发展,为乡村振兴奉献力量。”

省政协委员、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导王修信感到,我省各项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走在全国前列,但环境容量也接近饱和。在如此高的环境负荷中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认真思考,稳妥出策。王修信建议加快促进产业转型,提高生产效率。除了发展智能制造、互联网等新兴朝阳产业,也可向海洋产业、沙漠治理利用产业等方向进军。

以民生福祉提升发展温度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早日还老百姓碧水蓝天净土”“以难题破解的‘力度’展现江苏发展的‘温度’”……娄勤俭的讲话中,浓浓的民生情怀和增进民生福祉的决心令委员们格外振奋。

省政协委员、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副主任朱晓东说,江苏的环保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过去的一年,江苏结合环保督察“回头看”实施大力度整改,全力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有目共睹的成效。新一年到来,江苏既要积极地、稳中求进地发展,又要通过“回头看”继续加大整改力度,自加压力提高排查问题的能力,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江苏实现生态环境向根本好转目标任重道远,但对于还老百姓碧水蓝天净土,我非常乐观。”

省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张旭说,讲话指出教育改革必须加强系统谋划、纵深推进,更好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这为进一步深化医教协同指明路径。“目前,医院和学校之间的联动存在障碍,缺少政府层面的系统谋划;政府、大学、医院三个不同层面之间缺少‘一股劲’,娄书记的讲话精神让‘三根绳’拧成‘一股劲’,令人振奋。”张旭期望建立教育、卫健部门之间的医教协同协调机制以及人才需求与供给匹配机制,统筹医学教育深化改革,充分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

对省政协委员、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赵俊来说,省人民医院周边的交通问题是个烦心事。省人民医院单日最高峰门急诊看病人数超过两万人,大量的人员和车辆涌入造成交通拥堵。“病人看病的心情本来就很焦虑,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堵车30分钟到50分钟,更是要命的。”赵俊表示,省人民医院周边没有地铁口,没有地上和地下通道,交通问题仅靠设置一个路口红绿灯缓解。他希望省市有关部门协同发力,合理配置资源,优先考虑解决看病就医特殊人群的特殊困难,让看病群众真正感受到“力度”和“温度”。

交汇点记者 郁 芬 张 宣 倪方方 徐冠英 吴 琼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