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城市干道 何以建成13年未“开膛破肚”?

来源:南京日报
2013-09-11 15:05:59

一条城市干道 何以建成13年未“开膛破肚”?

图为江宁区上元大街。

建好的马路反复开挖,是市民反映强烈的城市病。但南京市江宁区西起竹山路,东至天印大道,全长1.5公里的这段上元大街,自2001年改造建成后的13年里,除了几次自来水爆管的维修之外,从未主动进行过开挖。这在城市主干道中十分少见。其原因何在?

13年后,地下管线位置依然清清楚楚

昨天,记者来到东西向的上元大街实地探访。这是东山城区的一条主干道,20米宽、双向两车道。13年过去了,虽然路面已略显陈旧,却基本完好,看不到其他城市道路常见的“补丁”和“拉链”。不少当地的老居民都习惯叫这段路为“大街东路”,这正是13年前改造时的路名。

“喏,这下面是自来水管。”在马路一侧的侧分带前,和记者同行的江宁区建设局小曹跺跺脚说。然后他又用手示意:“再往前一步是污水管,马路那边这个位置是电力管,再往人行道去一点是路灯和广电管……”

办公室里有图、心中才有数。对这条老路的地下管线如此清楚,是因为当年的建设资料十分完整。在区住建局市政科档案室,工作人员捧出一个标注着“大街东路”的档案盒,很快从里面抽出一张泛黄的道路横断面示意图。这张13年前留下的图上,地下7条管道的位置一清二楚。

“多亏当年建设准备充分。”市政科科长蒋华介绍,2001年改造之前,建设局致函所有涉及地下管线的单位,申报自己的管线敷设计划。后经过汇总整合,建设单位对地下管线位置进行了统筹规划,而不是“先来的先占”。这样做充分利用了本来不宽的道路资源,避免了无序和浪费。比如,当年规划把路灯和广电线路合并同槽施工,节省了一条线的地下空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