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校长陈骏寄语新生:育善心、出善言、行善道

来源: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2013-09-04 18:22:17
分享

南大校长陈骏寄语新生:育善心、出善言、行善道

陈骏校长在开学典礼上致辞

不久前,大学寝室同学间的情感纠葛一时间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现在的学生不善了!”成为很多人的共鸣。大学到底应该怎样让学生向善?

9月4日,在南京大学201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陈骏校长给出了答案:育善心、出善言、行善道!

“大学时代的友谊,真诚而质朴,高雅而纯洁。这份弥足珍贵的同学情,孕育在崇高的理想之中,历经沧桑,经久不衰。”一开始,陈骏就对美好的大学同学情进行了描绘和分析,“大学四年,是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大学同学之间没有社会上避不开的利益之争,人与人的关系相对简单而纯朴,这里可以结交一生的知己、收获永恒的友谊。”

大学的同学情何以如此宝贵?在陈骏看来,它与大学之道紧密相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追求至善至美的人文情怀,是大学永远追求的基本价值、也是大学生活的魅力所在。”

在阐述中,陈骏还对同学情作了概括:“同学情的基石是求真向善的共同追求”、“同学情的纽带是超越眼前功利的人间真情”、“同学情的精髓是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

“然而,同学情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不是相处在一起就能有同学情,它需要艰辛的努力和精心的呵护,具体地说就是要育善心、出善言、行善道,择善而从。”陈骏对如何培育同学情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在“育善心”上,陈骏强调要有助人之心、感恩之心和敬畏之心。他说:“作为师长,我十分期待同学们学习好,但同时我更愿意看到你们用真心构建同学情,看到你们虽存在竞争却相互帮助,虽习惯不同却相互尊重。”“一个不知感恩的人,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缺乏感恩的班级,是没有凝聚力、战斗力的集体。”“自然和生命都是至高无上的,同学们要善待自然、善待生命、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尊崇自然的神圣和生命的无价。”

在“出善言”上,陈骏对如何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出善言”作了注解:“在现实世界中,出善言就是与人交流以诚为本,既注重语言的‘内容美’,也注重语言的‘形式美’,让人在成功时得到肯定和赞美,在遇挫时得到希望和激励,在无助时得到安慰和关心。”“在虚拟世界和网络语言中,出善言就是要自觉遵守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言论要符合当代人理性、平和的基本规范,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语言文化。”

在“行善道”上,陈骏认为,无论是育善心,还是出善言,归根结底要落实到行善道上。他说,“首先,行善道就是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对南大学生而言,行善道还要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南大梦而奋斗。”“其次,行善道,就是要谋同学们个人的学习之道,也就是要刻苦读书,练就过硬本领。”“同时,行善道,还要大力提倡公益精神和公共意识,积极关注公共事务,主动投身社会公益,从基本文明规范做起,从宿舍、食堂和图书馆做起,积小善成大善,多做一些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具有引领价值的善事。”

著名作家、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毕飞宇在南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与南大校长陈骏的讲话有异曲同工之妙。毕飞宇说,“开拓和包容是大学教育的命根子,也是人类文明的命根子。开拓与包容的基础是自由,开拓与包容的目的也是自由。说起自由,我不会失去冷静,但是,在今天,我很负责地告诉你们:热爱自由,作为南京大学顽强的基因,从来也没有在她的体内丧失过生命力。我想说的是,热爱自由已经成为南京大学高贵的传统和庄严的未来。”

对于青年学子,毕飞宇语重心长地说,“毫无疑问,年轻人在大学里获取知识是他的基本使命,但是,获取知识与能否成为一个知识分子,这里头有千山万水。这个区别关系到个人,关系到群体,关系到社会,关系到未来。与其说中国的未来取决于拥有知识的年轻人,不如说中国的未来取决于正在成长中的知识分子。我坚信,在开拓与包容中成长起来的人,是真正的人,是真正的青年,是独立的、健全的、能动的,是可以思考、可以判断、可以承担、可以开拓、可以包容的青年。所以,你们要珍惜,像珍惜南京大学那样珍惜我们自己。”

在发言的结尾,毕飞宇祝福说,“同学们,你们现在是南大人了,我要祝贺你们,你们是最优秀的。你们和南京大学之间将会呈现出最为动人的互动关系。我衷心地祝愿你们在这里获取知识,并通过获取知识求得精神上的升华;我同时祝愿你们在这里相爱,据我所知,南京大学的年轻人最擅长两件事,第一,爱别人,第二,被别人爱。我可没有和你们开玩笑,这是严肃的哲学问题。”

南大校友代表、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专职评论员徐慨深情回忆了自己27年前参加南大开学典礼时的情景,他说当时曲钦岳校长请老校长匡亚明作了演讲。当时已经81岁高龄的匡校长说:“我虽然已经81岁了,但是,把81倒过来,就是18,所以我今天跟你们一样,也是18岁。”徐慨坦言:“这句话,我记了整整27年;不仅是81和18的有趣对比,老校长对年轻人的羡慕和期待之情,也是溢于言表。从那以后,我就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在同样的场合,把匡老这句话再转告新入学的同学们。”

徐慨缘何有此想法?原来从这件事情里,他得到了三个启示:“第一,一个人有梦想是多么的重要!有梦想才有梦想成真的那一天,哪怕这一天要等27年。第二,在入学典礼上,认真听讲而不是低头玩手机有多么重要。第三,嘉宾的话不一定要都记住,但至少要记住一句。”不仅如此,对匡老这个81与18的有趣对比,徐慨还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匡老不仅仅是羡慕年轻人、期待年轻人,更重要的是,他要提醒年轻人:终究会有一天,你也会意识到,你永远也不可能再回到18岁,不可能回到今天,不可能回到此时此刻。”

在提醒大学新生珍惜光阴、奋发有为的同时,徐慨还告诫同学们:“任何时候,在你追求个人幸福的时候,不要忘记自己对于这个社会、这个国家的责任。而承担这样的责任,靠的不是你虚度四年光阴混到的一张文凭,而是你要从现在开始积极培育起独立精神和健全人格。” (通讯员 张文江)

分享
标签: